倒闭的中小微企业都是些什么人?

   2022年一开局,中小微企业普遍非常不好,感觉越来越难,大量中小企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中国最底层的经济支撑正在坍塌。2020年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分析指出,在连续没有任何营业收入的情况下,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现在两年过去了,在中国1.5亿的市场主体中,亏损面高达80%以上,50%以上的企业已经实质上停摆,更大规模的倒闭潮正在来临。

   倒下的这些中小企业都是什么人?这是我们非常希望探讨的问题。很多人认为他们是有钱人,是富裕阶层,是大老板。但我们发现,用现代版的工业农民来形容他们会更加合适。一个经营10、20年以上传统实体企业,老板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产业环节上有独特技术的人,这费力不讨好的环节大企业通常不会去碰。他们几乎是倾其所有,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领域耕耘。这些实体企业的老板,很少去购置房产,豪宅,他们大部分财富都变成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养活了员工。

   中国绝大多数的财富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财富积累,90%来源于这些中小实体企业。他们也是最公平的财富分配者。一家5000万的企业,盈利500万,员工与老板的个人收益不会超过1:5的比例。很多时候是倒挂的,就是员工有很大的收益,老板是没有的,甚至是亏损的。

   而中国2019年才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税收,之前的营销税、增值税、所得税是非常重的,可以占到企业营收的30%以上,几乎可以让任何一个中小企业无利可图,在这种条件下,能够活下来的几乎都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了。

   温铁军教授指出:中国的农村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中农、富农,因为他们拥有头脑,拥有先进生产能力,他们可以在同样的资源条件下创造更多财富,所以他们会占有更多的耕地,雇佣更多的人从事价值生产,他们是财富创造主体,而不是地主以及贫苦农民。改革开放前期进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也是依靠他们推进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同样的道理,中小企业主就是现代版的中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他们才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才能最大限度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只有他们才能养活住庞大的就业人员,能够在极端有限的条件下,获取微薄的利润,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创造主体,而我们始终对这些中小企业主的价值认识不够。

   扶持中小企业就是建设共同富裕,这之间基本上可以划等号。对于中小企业不可能采用一对一的帮扶策略。因为中小企业分布广泛,生存状况复杂,产业生态脆弱,劳动过程非常个性,任何强制性的外力干预都不会有好结果。这只能使事情更乱,经过的环节更多,腐败的问题更多,综合的效率更低。

   包括对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扶持,相对于1.5亿市场主体来说,数量仍然太少,对于那些小型的、基础的、涉及到民生的企业怎么办?怎么支持?他们才是真正的就业主体,而真正面临困境的也是这些企业。

   对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小微企业,要拿出对农村税收改革的决心与勇气。彻底放手,彻底支持,彻底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第一、对中小企业大范围的取消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减免,对于5000万以下的企业增值税控制在3%以内。

第二、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按照经营年限及员工数量,发放无期无息贷款,政府进行信用担保。

第三、修改劳动法,鼓励灵活用工,将中小企业主当成劳动者,坚决支持企业双向选择,艰苦奋斗。

第四、降低社保基数,所有社保基数控制在2000以内,部分地区可以控制在1000以内,月收入30000元以下的个体,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

第五、清理国有企业及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欠债问题,严格禁止对中小企业拖欠款。

第六、政府部门当好服务员,当好监管员,禁止乱摊派,乱指挥,乱收费,打击贪污腐败。


信息来源:叒叕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