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化,其实没必要?
1985~1995年:中国进行双轨制经济,国家为了统一管理熟悉的计划经济和不熟悉的市场经济,统一管控住企业的七寸,搞财、税、银的监管。所以企业被迫上信息化。
1995~2000年:中国开始改革,民营老板接收了国企的工人,为了防止国企工人遗留下来的拿公家东西陋习,于是借助当时流行的局域网联网技术和共享大型数据库技术,搞多部门业务逻辑勾稽关联。比如你不交挂号费就不能看病,你不缴费就不能开药不能做检查,这样就防止了跑冒滴漏。
2000~2005年:中国2001年加入WTO,中国企业开始来料加工、代工生产、出口制造。所以外向型客户、外向型订单、外向型产品、外向型技术、外向型资本。发包方为了整合全球产供销链条联动,所以要求中国企业上线企业信息化,以便让中国生产资源随订单变更和设计变更而快速联动。
2005~2010年:中国企业迅猛发展,全国发展、多元化业务发展,要求集团统一管控,开启集团统一管控信息化。
2010~2015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出口制造订单萎缩,但产能又降不下来,出口制造厂商被迫出口转内销、批发转零售、线下渠道转线上渠道,开启电子商务信息化热潮。
这30年来梳理下来,大家看到了中国企业上线IT的动机。那么我就把这些动机归类洞察一下。
一、压力导致上IT
(1)政府要求
1. 政府监管,如财、税、银行资金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环保能耗监管、社保监管……
2. 证监会监管要求。
企业本身无需求,但这些监管要的信息不上报的话,要挨揍。
(2)上级主管机关要求
1. 响应上级主管机关的号召,比如发展数字经济等等。其实大部分企业本身是没有这个需求的。
2. 国产化替代要求。大部分企业也是上级要求。不过有些企业是真被迫要做国产化替代。没办法啊,是有些企业真上了中美贸易摩擦封锁名单了,这是个被迫的真实需求。
(3)金主要求
1. 全球产业链整合联动。
2. 质量监管、环保原材料监管……
没办法,必须被迫做啊。不做,金主不给发包发订单啊,这是衣食父母啊。其实企业本身是没有这个需求的,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个伪需求。
(4)竞争压力
1. 巨额资本驱动的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竞争。
对于消费品行业,这个竞争压力是真实的,这是个被迫的真实需求。不过国家近2年打击互联网资本无序扩张,这给传统线下实业减了压,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二、动力
(1)政府支持
给补贴钱、给优惠税或退税、积极扶持推动上市……
为了响应政府支持,上套IT系统装装门面,或者有理由把政府给的补贴款花出去。而对于企业真实业务经营,没啥真实诉求。这都是伪需求。
(2)刚刚搬迁新园区或刚刚上市
好马配好鞍嘛,就跟普通人买了新房就想新装修、买新家电新家具一样,企业也是乘机会把IT系统也换换,虚荣呗,这是伪需求。
还有的企业刚刚上市,义气风发,给自己定了新时代新的发展战略目标:进入中国(世界)五百强。当然要好马配好鞍,打好基础,未未来做好准备
(3)CEO业务管控诉求
一开始,企业就一个单点的时候,CEO关注的是防止员工跑冒滴漏。这是企业真实的上IT系统的诉求。
后来企业开始全国开展业务甚至全球开展业务,企业要多元化开展业务,家大业大,必须要统一管理起来。这也是企业真实的上IT系统的诉求。
(4)CIO诉求
CIO想扩展势力业务范围,想扩大IT预算,然后策划了一堆IT项目立项。这都是伪需求。
从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的梳理来看,从企业购买信息化的动机来看,中国企业真正业务需要而且刚性需要的IT并不多。
信息来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