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9家企业入围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近日,工信部将通过审核的第三批重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予以公示,这些企业将获得中央奖补资金支持,无锡市此次入围企业9家,入围数量位列全省第二。这些“小巨人”小在哪里,巨在何处?它们练就了何种“武功”,能在产业链江湖上“独领风骚”?记者采访了主管部门和此次入围的无锡“小巨人”企业。

藏在高精尖技术背后的“小巨人”

位于迪拜的全球最大的摩天轮项目的链接杆;2022年冬奥会造雪车、压雪车零件……这些高精尖技术产品背后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频频出台各项政策,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无锡成绩可圈可点。目前无锡市共有3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三。据统计,今年1-4月全市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0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4.5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0.31个百分点。

培育“小巨人”,厚植创新沃土很重要

有人说,土壤比种子重要。对于培育“小巨人”企业来说,道理也一样。没有适宜创新的环境,中小企业便难以脱胎换骨成为“小巨人”。而要厚植创新沃土,政府部门的培育至关重要。

在谈到在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方面无锡的经验,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荣明表示,一是工作起步早:国家层面的评选从2018年才开始,无锡市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定;二是培育措施实: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全省第一家地级市级层面出台的专项培育文件,明确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三是政策支持强:对评为省级及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专项财政资金奖励,国家级的50万元、省级的30万元,地区还有配套奖励。同时,我们还出台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办实事清单,从13个方面31项措施来支持帮助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下一步将从搭建培育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来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

保驾护航,无锡出台一系列举措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无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因为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韧性,成为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榜样。

记者获悉,针对疫情期间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的问题,无锡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护航两链,持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一是成立护航“两链”工作专班。上海疫情以来,市工信局牵头成立了“两链”护航行动工作专班,助力企业畅通物流。通过市外互发函件、市内建立供应链保障群互帮互助等形式,累计帮助1441家企业协调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全市工信系统共发放《全国重点物资车辆通行证》2881张;二是开展线上线下配套对接活动。对锡配网进行了全面升级,重点帮助域内企业实现供需对接和生产物资流通。举办汽车零配件行业、集成电路行业、纺织行业等专项供需对接会的形式帮助企业寻找替代供应商;三是对紧急问题开展特殊帮扶。通过市领导挂钩服务、“驻场服务专员”制度等渠道,了解企业诉求,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排忧艰难。截至5月15日,收集各类企业诉求3435余条,办结回复3175余条,协调解决“两链”问题近1600余条。

“小巨人”扫描

日联科技:

做专业的X射线企业,创全球令人尊敬的品牌

位于新吴区的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供应商,主要从事微焦点和大功率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检测领域。在日联科技首席技术官周立看来,作为一科技型的企业,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能够带来更多研发成果、产生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同时创新也需更多高端人才的引入。对于无锡营商环境和政府扶持,周立很满意,也心怀感激。

周立告诉记者,选择“专精特新”道路毫无疑问会增加企业面对疫情的底气,比如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减少了供应链的关键部件风险:“原本我们的核心部件微焦点X射线源都是进口的,疫情时上海进口报关运输基本停顿。因为我司攻克了技术难关,可自产部分型号的微焦点X射线源,应用在我司的智能检测设备上,大大降低了疫情对我司的冲击。客户对日联科技品牌和实力越来越认可。”

周立表示:“日联科技的愿景是‘做专业的X射线企业,创全球令人尊敬的品牌。’这次专精特新中央奖补资金到位后,我司继续加大研发的投入,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并主攻X射线高端检测装备的技术开发,及实现X射线在工业分析及检测领域的应用。”

新合益机械

要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及国家标准制定参与者

江苏新合益机械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水蜜桃之乡”惠山区阳山镇。专业生产液压缸、精密活塞杆等。总经理杭文伟介绍,公司逐年加大研发投入,去年研发投入达5000多万元,涉及领域有风电、光伏、半导体、工程机械、物流机械、农业机械、海事等。

杭文伟说,我们的产品属于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具有耐腐蚀能力强、强度高、精度高、耐磨损等特点。比如高铁减震杆、风电叶片调节杆、光伏单晶炉推杆、直线运动轴等技术要求都很高,国外的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25万次往复运动,我们国内一般只能保证10万次,如果更换一次的成本会非常高,所以以往都采用德国和日本进口为主,几乎是被国外垄断的产品。我们在2017年开始加大投入了研发能力及研发团队,购置进口生产线,与国外的技术相结合,现在我们可以达到30万次往复运动,完成了核心技术突破,现在我们不仅不需要进口,还出口欧美国家。我们拥有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逐步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及国家标准制定参与者。

杭文伟告诉记者,这次专精特新中央奖补资金到位后,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加快飞机起落架等航空航天方面的核心部件等新产品的研发;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打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集成;加大产学研校企合作,我们正在跟华中科技大学接触,希望能推动视觉检测等项目的研发,目标是打造全球领先的高强度耐腐蚀精密活塞杆基础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信息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