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应考虑积极布局产业服务,不断提升竞争力

   目前,美国持续十几年的科技股上涨的趋势被打断,这不仅仅是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结果,科技股业绩放缓让他们的故事难以继续。

   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科技股成长性伴随着全球化持续了十多年,而且一度因为新冠疫情带来意外的“繁荣”。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人们转向在线购物、娱乐以及工作,不过,这场盛宴随着美国解除封锁而结束。在过去两年,史无前例的疫情为科技股制造了一个“封锁红利”,美联储无限宽松的货币模式也释放出巨量流动性,它们扑向了安全而强劲的科技股,这种组合将许多科技股的业绩和股价推向了历史性高点。

   现在,这两个因素正在消失,美国解除了封锁,而美联储也开始逆转其不加节制的货币政策,而且由于全球通胀,人们开始减少某些支出,比如奈飞因此失去了大量订户。现在,FAANG (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和Alphabet)的股价自高点以来平均回撤幅度超20%,其中Facebook与奈飞的回撤幅度超过30%。事实上,相对于历史市盈率,这部分科技股仍有下行空间,市场开始担心科技股泡沫破裂。

   一个更为宏大的趋势也在面临终结。美国相当一部分科技股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化而壮大,业务遍及全球。截至目前,一些科技股的全球业务增量也已经开始触顶,除非有创新业务另辟市场,但是现在没有。与此同时,全球化面临逆转风险,尤其是俄乌冲突暴发以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一些科技股也因为失去俄罗斯的业务而出现业绩放缓的情况。毫无疑问,多个维度的坏消息接踵而至,科技股的故事难以继续。

   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趋势性标的,华尔街提出了新“FAANG”,其中F代表燃料、A代表农业、A代表航空航天、N代表核力量、G代表黄金。这个名单似乎将未来视为一个动荡的世界,已经不是去全球化的预判,而是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发展逻辑:能源与粮食将成为世界争夺的稀缺资源,货币不再受到信任,航空航天与核力量则代表军事战略将会得到强化。当然,这只是一些华尔街投资者在市场趋势性下跌的过程中寻找新故事,并不会决定世界的走向。但是,这无疑是全球新叙事的一个表现。

   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中概股也遇到了类似冲击:市场逐渐饱和,主流业务增量早就开始放缓,寻找新领域扩张时受到了一定限制,并且也很难向海外扩张业务。然而,一方面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多家巨头的流量和收益正面临一些新兴平台的冲击。美国科技巨头们也处于同样的全球经济大环境之中,Better.com、Robinhood等独角兽们都在大幅裁员,Netflix也以裁员应对业绩下滑,Facebook、亚马逊已经暗示冻结了招聘,不排除部分公司会裁员。

   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相当一部分科技股的成长性已经乏力,而且缺乏创新,变得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但是,变化的不只是经济环境,政治格局也在迅速改变,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得全球化面临各种意外的冲击以及有目的的破坏。在过去,以互联网企业为典型代表的科技股与全球化几乎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起成长并相互促进,但现在这种相互支撑的力量正在消失。

   包括中美欧日在内的大型经济体都在投资以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兴战略产业,以巩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已经具备一定成长基础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应考虑尝试更多地转向产业服务,在巩固消费业务的同时,向产业互联网领域进军,投身于中国数字经济的新浪潮,创造新的传奇。


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