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树赋能】助力厦大学子职业启航,我们用实战经验架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
2025年7月11日,天翼爱动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暨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实训基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训课堂上,掌声阵阵。当最后一位同学带着清晰的职业规划框架走出教室时,我们知道:创业树与高校携手播下的“成长种子”,又一次破土而出。
作为本次实训的特邀力量,创业树联合创始人陈东儒带着集团十年深耕企业服务的实战经验,以“职业生涯战略规划”为主题,为同学们铺就了一条从校园思维到职场逻辑的转型之路。这不仅是一次课程分享,更是创业树“赋能成长”理念的延伸——我们不仅是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更希望陪同期许投身数字经济的青年,找准方向、少走弯路。
走进创业树:不止于企业服务,更懂成长逻辑
站在讲台上,陈东儒首先带同学们“解锁”了创业树的全景版图:作为全国领先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我们深耕知识产权、财税筹划、资质认证等12大领域,9家控股子公司、112项自主知识产权、36000+服务企业……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对“为企业创新加油”的坚守。
从“资质通”“项目通”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到“灵活树”解决用工难题,我们见过太多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痛点,也总结出一套“从生存到卓越”的底层逻辑。正如陈东儒在课上所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定位与整合能力,年轻人的职业竞争力,同样需要这样的战略思维——看清行业趋势,更要找到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坐标’。”
三招拆解职业规划:把服务企业的经验,变成学子的“成长指南”
课程里,我们没有空谈理论,而是把服务过3万+企业的实战经验,拆解成可落地的“职业规划三板斧”
1.认知重构:像分析企业一样分析自己
我们常帮企业做“战略地图”,这次也把这套方法教给了同学们:先看懂行业的盈利模式、产业链地位,再分析目标企业的政策导向与市场定位,最后判断岗位价值(从执行级到战略级的跃迁路径),年轻人也要打破“岗 =单一技能”的偏见,建立“拼图式认知”。
2.选择智慧:匹配企业周期,找到你的“黄金赛道”
服务过太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后,我们太清楚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天差地别:
初创期企业要 “闯将”(敢试错、能扛事);
成长期企业要 “干将”(抓结果、懂整合);
成熟期企业要 “稳将”(控风险、精管理);
转型期企业要 “智将”(懂跨界、能破局)。
陈东儒用我们服务过的游戏公司、元宇宙团队案例,告诉同学们: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 “最适合的阶段”。
3.执行落地:用企业的“成事方法论”武装自己
“四会五步法”是创业树内部的“成事密码”——战略会定方向、经营会抓进度、风控会避风险、复盘会促迭代;目标拆解、策略设计、资源匹配、执行追踪、动态调整。我们把这套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同学们,再配上“三区理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和“刻意练习法”,就是想告诉大家:职场成长没有捷径,但有“路径”。
从课堂到职场:我们陪你把“规划”变成“答案”
课程结束后,结合一位同学对技术研发的热情和风险承受力,最终梳理出“入职游戏大厂+在职读硕”的“产研融合”路径。当他说“终于知道该往哪走了”时,我们想起创业树服务过的那些从迷茫到坚定的企业——原来,赋能成长的快乐,是相通的。
教育是慢的艺术,赋能是长的修行。创业树始终相信:数字经济的未来,既要强大的企业力量,更要鲜活的青年力量。未来,我们会继续带着服务企业的实战经验走进校园,用更落地的分享、更开放的资源,陪同期许成长的你,把“职业规划”写成“职场答卷”。
毕竟,让每个努力的人都不迷路,本就是创业树“种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和现在”这一句话的初心。